行业大考震荡洗牌 衣柜“再婚”潮悄然掀起

http://taizhou.jiaju.sina.com.cn  2012年01月09日14:21  亚太家居网

摘要:  为什么没有具备品牌推广实力的经销商前来加盟本品牌?为什么不对经销商的经营方向和理念做一个理性公正的评定,再决定其是否可以加盟本品牌?没找到理想经销商以及被经销商无情抛弃的企业“很受伤”。 

  为什么没有具备品牌推广实力的经销商前来加盟本品牌?为什么不对经销商的经营方向和理念做一个理性公正的评定,再决定其是否可以加盟本品牌?没找到理想经销商以及被经销商无情抛弃的企业“很受伤”。

  畅销书《谁动了我的奶酪》讲述的是一个简单的寓言故事:四只小老鼠在别人动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奶酪之后,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,分别采取了不同的态度,于是四种结局截然不同。

  如今,衣柜行业的奶酪正在被拿走,企业与经销商、品牌与卖场之间正暗自酝酿着一轮新的排列组合。当事情发生重大变故时,谁具有应对危机的新视角,谁就掌握了主动权,敏锐的洞察和敏捷的行动是成功的基石。而那些依然没有彻悟,依然困在原地,没有为适应新局势做出任何改变的人,等待他的将是残酷的淘汰与毁灭。

  品牌、卖家各有所需

  闹得全球不得安宁的美债危机、欧债危机至今没有解决,波及到中国,楼市调控、银根缩紧等宏观政策频出,经济通胀、融资困难、消费力下降、原材料上涨等诸多负面因素像一根根索套层层束缚着中小企业,经销商撤场撤店之声不绝于耳,家居行业四面楚歌。危难关头,行业内部却又频传“造假门”,达芬奇之殇、左右家俬的纸质茶几、新顺的贴皮衣柜、帝王洁具的泡沫马桶……一个个知名品牌陷身泥沼,消费者对品牌厂商、品牌卖场充满质疑。整个家居行业“屋漏偏逢连阴雨”,众多品牌经受着前所未有的考验。

  随着其他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,价格之战风起云涌,企业、卖家被迫喋血较量,利润空间一再被挤压,不少经销商已处在微利边缘甚至无利可图的尴尬境地。是否放弃原有品牌是他们正在痛苦思考的课题。

  而国家城镇保障性住房的体系化建设不但给建材业带来了转机,也必将进一步促进家居产品的消费。随着居民生活与消费水平的提高,引入更多品牌是市场的必然趋势。与此利好背景相辉映,定制衣柜这一朝阳产业恰恰正以高利润的姿态“鹤立鸡群”,引来不少企业纷纷跨行试水。新产生的衣柜品牌无疑急需大量经销商。

  三大法宝塑品牌

  行业洗牌和震荡对业内每一个企业来说,都是一次大考,在成王败寇的经济规律下,扛过去尚可“重拾旧河山”,倒下去便只剩“樯橹灰飞烟灭”。

  如何扛过去?这是眼下摆在每一位企业主和公司高层桌面上的第一大问题。塑造品牌、修炼内功被不约而同地提高成企业的头等大事。打造一个强势品牌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,需要企业看清市场走向,把握品牌定位,提升产品质量,全面拓展营销渠道。

  塑造品牌的三大法宝是:广告语、形象代言人、实效VI。这是塑造任何一个品牌的不二法门。有了这一粒高起点的种子,你的品牌就具备了成为一个强势品牌的所有潜质。接下来就需要企业悉心呵护,着意经营了。

  生命的成长离不开光合作用:阳光、空气和水分。而成功培育品牌的“光合作用”就是:产品、传播、消费者。产品是第一位,好的产品是品牌茁壮成长的根本,除此别无它途,产品品质拥有绝对的话语权。因此在市场上,好的产品就是一切。因产品质量问题而导致消费者不满或经销商放弃本品牌,既是企业的不幸,也是企业的活该——一个不能像呵护眼睛一样呵护品牌的企业,凭什么让消费者爱戴呢?

  把经销商当做企业一份子

  品牌推广是由企业、经销商和消费者共同完成的,企业找到经销商便一切“大撒把”,把推广和销售任务全部压给经销商的做法是不可取的。企业理应重视与各地经销商进行终端联合营销推广的工作,共同把各区域的市场通过实效推广做起来,为企业的壮大和品牌的辉煌做足终端营销“功课”。

  企业要推广品牌、占领市场,比拼的是整体营销能力。这是最原始,最直接的竞争方式,并且是一个残酷的、此消彼长的过程。经销商的作用不容小觑,因为他们是连接产品和消费者的桥梁,桥梁搭建得坚固平稳,营销做得好,既可培养顾客的忠诚度,提升品牌知名度,又可增加企业的市场份额,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及抗风险能力,获取更大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机会。

  把经销商当做企业的一份子,全面细致地做好各方面的服务,杜绝出现断货、售后服务不完善、广告效果不突出等影响消费心理的“小事”。替经销商和消费者着想,其实就是为企业的发展着想。经销商遍地开花,业绩节节攀升,企业本身是实际上的最大赢家。

  把好品牌加盟关

  为什么没有具备品牌推广实力的经销商前来加盟本品牌?为什么不对经销商的经营方向和理念做一个理性公正的评定,再决定其是否可以加盟本品牌?没找到理想经销商以及被经销商无情抛弃的企业“很受伤”。前车之辙,后车之鉴,企业在经销商加盟本品牌之前应该做一次系统的测试和评定,确定其是否具有区域实力,是否具备长期合作发展的潜质。否则,最终只会两败俱伤。

  总之,如果遇到部分经销商放弃本品牌,企业应该正视这一现象,虚心从自身找原因,积极寻找解决方案。“亡羊补牢,为时不晚”,在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中,企业亦随之发展壮大。

  正在寻求经销商的企业,在及时把握这次“经销商换品牌”的历史机遇的同时,也应该引为镜鉴,避免历史故事将来发生在自己身上。

  变,即意味着机会。上帝关上一扇门,必会开启一扇窗。在房地产业遭遇滑铁卢造成衣柜市场遇冷紧缩的时候,一场经销商与衣柜品牌之间的“离婚”和“再婚”博弈正悄然展开。这个趋势带来的是一个全新的市场机会与广阔的市场空间。适时调整方向,致力于品牌塑造,联手经销商,打开原始市场,才是衣柜业的明智选择。

  声明: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。

网友评论

更多评论>> 已有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  
登录名: 密码:
乐居简介About Leju广告服务联系我们诚聘英才网站律师会员注册产品答疑客户投诉 全国家居站
Copyright © 1996 - 2011 LEJU Corporation, All Rights Reserved
乐居房产、家居产品用户服务、产品咨询购买、技术支持客服服务热线:400-606-6969